admin

admin

為何做交易不該嘗試猜市場頂部或底部 ?

先說說,何謂猜市場的頂和底? 在一個上升趨勢中,會出現多次小回撤,但真正的市場轉折點卻只有一個。從機率上來看,猜測每次回撤都是市場轉折點並不明智。猜中頂部當然會讓人很爽,有種證明自己的感覺,但如果您的目標是穩定盈利,而非追求一時的刺激快感,那麼猜頂並非是一個好策略。這種做法無法帶來長期盈利,反而會養成不良習慣。 Livermore 曾說過: 「一個人人都能學會的最重要的交易原則就是,不要試圖抓住最後或最開始的八分之一的點,這兩個八分之一的點是全世界最貴的八分之一的點,為了抓住他們,股票交易者付出的代價,足以建造好幾條橫川美國的高速公路。」 必須認清:頂部和底部是交易者無法準確預測的。例如,過去我常依賴底背離或頂背離進行交易,但卻經常遇到趨勢過於強勁而導致背了又背的情況…。應讓市場自行證明它已經達到頂部反轉或見底反彈,這通常可以透過圓弧頂、M頂等常見形態來確認,未來會分享 Livermore 所謂的 pivotal point。 我們應該專注於掌握趨勢的方向和持續時間,而不是試圖預測頂部和底部。

您真的了解「別人恐懼我貪婪」實際含義與應用嗎?

前言 大學時期,讀到巴菲特的經典名言:「別人恐懼我貪婪」,心中便萌生一個疑問:如何知道大眾正在恐懼? 有什麼客觀數據或具體指標可以反映大眾的恐懼情緒?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本文將分為兩部分來探討,解釋如何辨識大眾的恐懼情緒,以及何時應該抄底買入: K 線圖 本小節將分享如何從 K 線圖中看見別人的恐懼。 首先,確定你的交易時區。此基準點需明確建立,本文以 1D 交易時區為例。交易時區越大,準確性越高。 接著,觀察交易量。重點是下殺時交易量是否「爆量」。爆量是一個相對值,相較於前幾根 K 棒平均值大至少 3 倍。 當然,您可能會問,會不會出現持續爆量的情況? 確實會出現,因此我們只能說“大概率”會反轉。抄底請用現貨,勿帶槓桿,且交易週期越高的時區勝率越高,不易被市場操控。 您此時或許會疑惑,為何下殺時交易量爆量代表大眾正在恐懼? 一買一賣產生交易量。即使買方力量強大,持有大量現金,若無人賣出,也不會有成交量。因此,當交易量爆量時,意味著大量人正在拋售(弱手),另一方(強手)則在大量吸貨,造成交易爆量客觀事實,表明許多人正在市價拋售,為大眾恐懼的跡象。 這也呼應了《道德經》第八章所提到的「動善時」,即所有的行動應選在合適的時機去做。《道德經》第三十六章說明的物極必反的概念,進一步強調了市場在極端情況下的反轉可能性。掌握這些時機與概念,能夠讓你在市場中更從容地應對恐懼與貪婪的情緒。 下圖範例以 1 D 交易時區為例,復盤過去 10 年 K 線圖 2022 2022/11 2021/5/19 2020/03/12 觀察自身情緒 總結 本文帶大家認識,如何通過 K 線圖和觀察自身情緒辨別此時是否處於大眾正在恐慌時刻,大眾恐慌時刻往往是長期投資者適合購買優質現貨的良機,底下提供一些使用此方法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

小島經濟學 How an Economy Grows and Why It Crashes

小島經濟學

小島經濟學 | 書籍介紹 一本漫畫形式基礎經濟學寓言類書籍,以通俗易懂方式告訴您有關金錢、資本、儲蓄、借貸間的層層關係。書中最喜愛的是每章節末有與現實連結單元,將現實世界與寓言故事相互應證。 小島經濟學 | 重點整理 什麼才是一切經濟的根源? 提升生產力最重要的三項要素? 什麼是資本? 重點想的是如何提高生產能力,有效方法是透過創新工具提升生產效率 貸款給個人或企業的款項如果無法成功促成必要的創新或提高產能,就會浪費儲蓄供給,削弱整體經濟 儲蓄創造了資本,而資本使生產擴大成為可能,所以儲蓄下來的一元對經濟產生的積極影響大於消費掉的一元 生產效率提高了 => 儲蓄、創新和投資的結果 於勞動者所使用的資本,資本越優化,勞動的價值就越大。例如,付出同樣的勞動,你駕駛一輛推土機挖的坑要比你用鏟子挖的坑大得多,所以工作最好是盡可能利用最好的資本來做。=> 進一步推論,最好學習槓桿較大、能極大化提升生產效率的工具或技能來工作 扮演關鍵角色的不是消費,而是生產!根本不需要勸說人們消費,因為人類的需求永遠不會得到滿足。如果人們不想要某樣東西,那一定是有理由的,要不是產品不夠好,要不是買不起。不管是什麼原因,延遲購買產品或者把要花的錢存起來,都是出於理性的考慮,而且對整個社會都有好處。 Business loans such as these are the best use of saved capital because they tend to expand production. Loans made to…

運氣是可以鍛鍊的

運氣是可以鍛鍊的

運氣是可以鍛鍊的 | 書籍介紹 是不是常常有個疑問,有沒有方法提升自身運氣,使績效更上層樓,交易做的更順心?本書推薦給您:運氣是可以鍛鍊的 單看封面會覺得只是本勵志類心靈書籍,閱後發現作者歸納理論與實際作法,值得一讀,親自實踐於日常生活。 運氣是可以鍛鍊的 | 重點整理 書裡提供三個方法將存在於「無意識」中的各種負面想法加以淨化: 修正人生中的習慣 說說冥想,冥想時無法順利進入狀況的原因,都是因為「人為的意圖」。如果一直抱著「要快點進入無念無想的狀態」這種人為意圖,這些想法便會轉為雜念,反而帶來了無法進入靜心狀態的反效果 ⇒ 自身例子:當靜心狀態腦中浮現一些清晰畫面,但當自己想一看究竟,抱持人為意圖,那清晰畫面便會一消而散,當時應該要無為,讓腦中畫面自由奔馳。 改變對人生的詮釋 察覺自己是「運氣很好的人」,為什麼這麼做很重要?因為自古以來就有這麼一句話,每一個強運的人,都相信「我的運氣很好」。 這些人想的並不是「因為成功, 所以覺得自己運氣很好」,而是一開始就抱著「我的運氣很好」的想法,所以吸引成功。 好運常會偽裝成壞運來到我們身邊。 對人生的詮釋力最能引來好運,不要只有發生「看似幸運」的事情時,才覺得自己運氣很好。 人生的分水嶺不在於已經發生的事,而在於如何詮釋既成的事實。 參透對人生的覺悟 學習最極致的正面人生觀:無條件完全肯定一切際遇,人生所發生的一切,都是好事 某種偉大的力量正在磨練自己,讓我經歷這場逆境並因此獲得成長。而我在成長之後,將會獲得不得了的成就。 => 最極致的正面想法 每個人生命都有最極致的成功經驗。什麼是最極致的成功經驗?說到底,「活著」就非常值得感恩了。既然如此,不論人生中遭遇什麼事情,光是活著這件事,就值得謝天謝地了 總結 人生中本來就沒有所謂的好運和壞運,所有際遇和邂逅,不管看似如何負面,站在使我們內心或靈魂獲得成長的意義來看,都一定有其深層的含義。 克里希那穆提:你是什麼,世界就是什麼。你就是世界。

成為操盤手的五個階段 – 交易書單 (7)

交易書單 最後應有些朋友的要求,列出如下交易書單 技術類書籍 技術書籍只是“工具”,關鍵是達到什麼目的,目的達到以後,就不要執著工具的好壞了,這也是從“小學”階段跳到“中學”階段必經的過程,這個過程必須自己去實踐,不能跳過。 1. 地震出版社,約翰.墨菲(丁聖元翻譯)的《期貨市場技術分析》 2. 寰宇證券投資顧問公司的《完全技術分析手冊》是臺灣翻譯美國期貨協會的書,繁體字,要代購 3. 地震出版社,史蒂夫.尼森(丁聖元翻譯)的《日本蠟燭線技術》 4. 小羅伯特.普萊切特的《艾略特波浪理論》 5. 黃崇的講座和視頻建議看下,把波浪理論,對數座標的黃金分割率計算,布林帶,K線形態學都學習下 6. 《海龜交易法則》,不要固守法則,關鍵是學習科學的建倉方法,一致性等內容 交易心理學,哲學和傳記方面 1,索羅斯《金融煉金術》,最好也找一本英文版的,對照著看,這本書的哲學水準較高,翻譯的有些詞不達意 2,馬克.泰爾《巴菲特與索羅斯的投資習慣》,入門級的紀律層面的書籍 3,《華爾街幽靈》,入門級的操作和行為習慣的引導書籍 4,丁聖元翻譯的《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和《股票大作手操盤術》,操盤手必看 5,施瓦格《金融怪傑》和《新金融怪傑》,高手訪談錄,對體會高手的思維方式很有用 6,雷.達裡奧《原則》,橋水大佬的大作 7,安德魯.希夫《小島經濟學 How an Economy Grows and Why It Crashes》,漫畫形式,簡單易懂的經濟學原理,好書 8,塔勒布《黑天鵝》,全是乾貨 9,馬丁.舒華茲《交易冠軍》,當小說看挺有意思,其實乾貨不多 10,珍妮特.洛爾《查理.芒格傳》 11,哲學書,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奧修的《莊子心解》《老子心解》《道德經心釋(上、下)》《天下大道》《蓮心禪韻》,如果感覺多,只看一本《天下大道》就可以了 12,王陽明的《傳習錄》注疏,陳榮捷和鄧艾名的都行 相關系列文章:1. 成為操盤手的五個階段 –…

成為操盤手的五個階段 – 交易系統 (6)

關於交易系統 很多問我交易系統,還以為我不想說,其實不是我不想說,因為你們沒有明白:交易系統根本沒有交易理念重要。 交易理念我都說清楚了,還用說交易系統嗎? 我曾經寫過一個幾萬字的交易系統,非常詳細,詳細到入場,立場,加倉,減倉,平倉的時間空間形態每一次細節,結果發現根本就用不了。因為市場是變化的,太具體的操作根本沒法執行,於是簡化,簡化到最後基本上不起作用了,因為跟沒寫一樣,所以最後就乾脆不看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認知沒有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交易系統是有缺陷的。 我舉個例子: 說我曾經的一個習慣,就是抄底摸頂。 關於抄底摸頂,我看了很多書,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說交易一定要順勢交易,抄底摸頂是逆勢操作,絕對不要抄底摸頂,要把抄底摸頂的想法從自己大腦中徹底刪除。 還有一種說法是,如果不抄底摸頂,等趨勢走出來,行情都快走完了。 施瓦格的《金融怪傑》裡面對華爾街著名交易員保羅.都鐸.鐘斯(也是我喜歡的交易員)的採訪中,鐘斯說:“別人都說不要抄底摸頂,但是我的大部分錢都是抄底摸頂賺的。” 當時我當然認為保羅.都鐸.鐘斯是對的,偶像嘛。而且要利潤要追求最大化,抄底摸頂如果做對可以吃到一大段行情,藝高人膽大,說不能抄底摸頂的人其實都是沒本事的人給自己膽小找的藉口而已。 所以我的交易系統有很長一段時間是把抄底摸頂當作主要操作模式的。 結果大概經過2年,我對期間1400多筆交易做了詳細的統計,其中哪些是順勢單,哪些是震盪單,哪些是逆勢單(也就是抄底摸頂單),我發現了一個問題,我抄底摸頂的逆勢單,勝率只有23%,那賠率呢?其中是有幾筆很漂亮的單,賠率甚至超過了50倍,但是殘酷的現實是:總體來說,虧損是盈利的3倍以上,也就是虧損遠大於盈利。 那為什麼虧損這麼多我自我感覺還良好呢? 因為人性的特點就是總是對自己經歷的輝煌的一面記憶深刻,對痛苦的一面選擇回避或者遺忘。 我終於意識到抄底摸頂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至少它不適合我。 曾經我還把它放在交易系統中。 所以提高認知和改掉不良習慣,比完善交易系統重要的多,如果你把頻繁交易,抄底摸頂,重倉交易,情緒化交易這些不良習慣都通過提升認知的方式徹底改正了,你的交易系統是不會差的。 我這裡講一下如何提高交易的認知水準吧: 只有認知水準提高了,你才能把“熟知”變為“真知”,你才有從內心深刻體會,從產生克服不良習慣的動力。 關於寫交易日誌,你認真總結了,你才會發現自己的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很可能是你忽略的,甚至自我感覺良好的。 而且寫總結這個東西,你越寫越愛寫,因為: 判斷交易好壞的標準和世俗的標準是不同的。 如果一個不做交易的朋友問你“最近交易做的怎麼樣?”那麼他意思很可能是:“你最近賺了多少錢?” 而如果你回答:“很好,最近計畫執行的很徹底。” 你的朋友肯定會聽的一頭霧水。 所以交易員需要自己和自己對話,為了理清思路甚至緩解壓力。 如果一定要說我的交易系統,那我就試著總結下: 總的原則:賺大賠小,生存第一。 只做日線級別的波段行情。 1,不做震盪,只做趨勢行情。5日均線以上做多,5日均線以下做空; 2,趨勢的折返行情,比如漲勢就折返後收盤在5日均線以上,第二天日內找低點進場,跌勢相反; 3,震盪行情的震盪區間上下設置提醒(郵件app加短信),突破以後第二天進場(第一天怕假突破),分批隔日加倉; 4,當天收盤行情方向破5日均線,比如上漲趨勢,當天收盤在5日均線以下,第二天減倉或者平倉止盈; 5,止損就是進場後大概看30分鐘線的拐點做止損點,或者當天的開盤價做止損點,或者固定比例,比如帳戶0.5%止損。 其實就這麼簡單,關鍵是靈活應用。 日線波段操作的優點就是不用天天盯盤,比較輕鬆,提醒後第二天再進場,也不著急,不用太累。 只要認知提高了,交易理念是活的,從心所欲不逾矩,要比守著固定的交易系統安全靈活的多,你們仔細想想: 波浪理論的掌門羅伯特.普萊切特,海龜交易法則的發明人鄧尼斯,大虧離開市場;…

成為操盤手的五個階段 – 信念 (5)

大師的境界 – 信念 普通交易者通過不斷的學習,體悟,實踐,約束,能達到大學的階段已經很不錯了,但是要達到大師的級別,不光要通過學習,還要通過哲學的昇華,這種鬼才往往不是努力的結果,是天生的能力,沒有幾個人能達到,全世界屈指可數。 索羅斯在 1992 年做空英鎊的時候,他的助手德魯肯米勒對索羅斯說:“我覺得機會來了,我們應該下重注,55 億。”索羅斯在聽完他的解釋之後,他說:你沒問題吧? 這是二十年不遇的機會,我們應該把 200% 的身價都賭上。最後他們動用 150 億美元,把曾經歷史上最強悍的銀行 — 英格蘭銀行,給徹底打趴下了。 這種操作即使你達到了紀律良好,穩定盈利的層面,你反而不敢做出這樣全押的操作,因為不斷的良好紀律習慣告訴你不能犯錯誤,會破產的,這種賭上所有身家性命的操作和所有的交易原則是相互違背的。索羅斯的量子基金也是幾十年按照自己的交易系統穩定交易,慢慢積累財富,但是大師的不同就在於這裡,他們在關鍵時刻不按常理出牌,他們在關鍵時刻可以放棄本來的一切原則去做自己認為是非常確定的事情,背後有一種信念在支撐著他們,這種信念會成為為強大的意志力,從而扭轉時空格局改變現狀。 你早晚會明白,其實沒盈利的人和穩定盈利的人的差別,歸根結蒂是信念的問題,沒盈利的人可能永遠都體會不到:如果你決定相信你自己一定成功,那麼你就已經成功了,不存在失敗的可能性,剩下的只是一個「走流程」的過程問題。 這不是危言聳聽。 近代物理科學家也通過量子力學證實了這一點: 量子力學中的著名的電子雙縫干涉實驗,科學家驚訝的發現,人類的觀察竟然可以改變電子的形態,如果觀察它,實驗顯示電子會變為粒子,如果不觀察,電子會變為波。也就是人的意識可以改變量子的形態。 為此著名的量子力學哥本哈根學派創始人尼爾斯.波爾和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爭論了 30 多年,愛因斯坦不信這一套,認為量子的形態在人們觀察之前就已經確定,怎麼可能由人的意識改變?他說出了那句著名的名言:上帝不會擲骰子,然後在 1955 年離世。 天才的愛爾蘭物理學家約翰. 貝爾終於在 1964 年想出來一個辦法證明誰是對的,他提出了著名的貝爾不等式,提出只要根據量子纏繞理論設計一個實驗儀器,通過實驗資料就可以證明到底是波爾對還是愛因斯坦對,結果 1972 年美國物理學家約翰.克勞澤(John.Clauser)和 1982 年法國物理學家阿蘭.阿斯佩(Alain. Aspect) 分別根據光量子糾纏的偏振原理設計出了實驗儀器,經過實驗資料的驗證,證實了波爾是對的,也就是量子的塌縮狀態確實是由觀測者的意識而改變的,上帝不光會擲骰子,而且無時不刻都在擲骰子,愛因斯坦錯了。 甚至在最新的實驗中,2017 年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量子力學實驗中,竟然發現在放入光柵之前,量子的狀態已經發生改變,也就是說未來的意識行為可以改變歷史。 世界的物理學家通過實驗不斷的被量子力學震撼,不禁常常回想起量子力學的創始人尼爾斯.波爾說過的那句名言:”如果量子力學沒有讓你深感震驚的話,說明你還沒真正瞭解它。“ 這個世界是由各種微觀粒子組成的,而量子是他們的基本單位。 然而量子的狀態竟然可以被人的意識改變,也就是說世界是由人的意識構成的。…

成為操盤手的五個階段 – 紀律 (4)

大學生階段:心態的管理 – 紀律 其實除了上一個層面的「三率」,還有最重要的一律就是:紀律。 紀律是可以把上述三率結合在一起,並且能夠實現重複性操作的執行力。能做好這一層面的人,已經到了金字塔的頂部,只占到所有交易者的1%左右。 在這個層面,交易者一定要明白一件事,就是用紀律去統領一切概率的可能性,我希望大家努力的去理解。 紀律(心態): 在紀律的貫穿下,圍繞概率做出計畫。 ”勝敗“,”對錯“,和”盈虧“是三個全完不同的概念。 這個概念我沒有見過任何交易書本上提出來,是我把他們提煉出來的。 勝敗: 在這裡,勝率的意義變了,勝敗並不是指盈利和虧損,而是行情有沒有按照你計畫的大概率事件進行。這個意義很重要,仔細體會,因為這就是概率世界,要用概率思維。 比如: 我覺得黃金明天價格上漲,日K線是實體較大的陽線是大概率事件,於是做好計畫,明天找個日內低點進場做多,結果行情沒有按照計畫的上漲,行情只是震盪了一天,我在晚點時間找個高位平倉出局,最後收了一個十字星K線,雖然這次操作是小幅盈利的,但是我從統計上我是按照失敗率來計算的。 對錯: 對錯是整體策略的執行力的結果。 還是舉黃金的例子: 我決定做一個黃金的日線級別的波段,明天入場做多。 進場點: 在日內找低點進場,時間大概是下午16:00~18:00(歐洲時間段),或者21:00~23:00(美國時間段) 持倉形態: 在第二天淩晨2:00必須走出實體超過5美金的日K線。 止損時間和形態: 進場後2小時不拉升止損; 進場後下跌超過3美金止損; 進場後最低點如果高於開盤價,跌破開盤價止損;(和上一條哪個優先哪個執行); 超過淩晨2:00,日K線實體不足5美金止損(也可能是止盈了)。 進場倉位:10% 止盈:跌破5日均線止盈; 跌破正止損價位止盈(正止損是我發明的詞,也就是行情大幅離開成本價以後,在成本價上方0.5~1美金設置止損) 計畫做5個交易日,第5個交易日當天找高點止盈(時間止盈)。 好了,時間空間都有了,下面就是明天的執行力了,第二天有沒有完全按照計畫去執行,如果執行了,就是”對“,沒有按照計畫執行”就是“錯”。 如果你發現計畫制定的有漏洞,那麼也一定要按照計畫進行,或者按照損失最小的方式執行,然後執行之後在根據盤後總結,分析總結,修改計畫的不足。絕對不能盤中臨時修改計畫,這個是大忌。 盈虧: 最後,其實最不重要的才是盈虧。 這個很矛盾,做交易嘛,最重要的就是賺錢,但是做過幾年交易的朋友肯定明白一個問題,你越是注重盈虧,你越是賺不到錢。你過分專注於你的頭寸的浮盈或者浮虧,浮盈一點就馬上想落袋為安,浮虧加大反而幻想能扭虧為盈,或者你如果開多單後,行情下跌,你止損,剛止損不久後行情就開始上漲,最後甩掉你開始一波行情,然後自己就開始後悔。 過分專注帳戶頭寸盈虧,你的心態就會被甩來甩去,失去執行力。 最後我發現,只要認真關注勝敗(也就是趨勢掌控能力),和對錯(計畫執行能力),最後必定盈利,盈利其實只是計畫的副產品。 在橋水基金的CEO雷•達裡奧 的《原則》一書中描述了一級效應,二級效應和三級效應的概念。…

限價預掛單計算器

預掛單計算器 一單總虧損保證金 (1R) 掛單買進價 止損價 可購買顆數 最大可開槓桿倍數 預掛單計算器使用場景? 挑選標的後等待下殺進場,預先掛好限價單時 幫助我們解決什麼問題? 投資人掛限價單時,更輕易知道當下可預掛「顆數」以及「槓桿倍數」上限,達到控制風險目的